到2015年金融IC卡全面取代磁條卡,芯片卡的更換被推上了日程。
然而,部分前去辦理芯片卡的市民卻發現:多數銀行發行的只是“芯片+磁條”復合卡,即在同壹張卡片上,有芯片和磁條兩種介質。那麽,為何新辦理的芯片卡還保留了磁條功能?對此,壹銀行工作人員表示,目前,芯片卡還處於推廣的初級階段,多數ATM機等終端設備還未進行升級改造,因此,仍保留了銀行卡的磁條功能。
芯片卡安全性更高
記者走訪獲悉,最近我市工商銀行、農業銀行、中國銀行等多家銀行營業部開始推出發行芯片卡的業務。壹些尚未推出辦理芯片卡業務的銀行也表示,將在近期推出此業務。
“市民辦理芯片卡,只是在傳統的銀行卡上正面多加了塊金黃色的芯片,但安全性卻多了不少。”在市區田安路壹國有銀行營業部裏,大堂經理張小姐告訴記者,從安全技術角度講,傳統磁條卡裏的信息沒有密鑰,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復制,而芯片卡容量大,可以存儲密鑰、數字證書等信息,卡片的信息儲存在芯片裏,要讀取或寫入都受到密鑰的保護,不易被破譯。
不少終端消費設備未更新
雖然銀行工作人員壹再強調辦理芯片卡的安全性,但不少市民還是不以為然。“繳納了5元手續費,就是想辦理壹張安全的芯片卡,可是為什麽還要配上磁條呢?這不是還可以被盜刷?”近日,市民朱小姐去某大型國有銀行新辦了壹張芯片卡,隨後她發現這是壹張“芯片+磁條”卡。
“現在許多終端消費點的機器設備還不能刷芯片卡,就只能辦理這種兩用的卡,兩邊都可以兼容。”壹銀行工作人員邱先生表示,目前還有很多用卡終端沒有改造,因此這種“芯片+磁條”卡比較方便使用。
“部分商家雖然已經更換了可以刷芯片卡的POS機,但如果不是特別提出要求,商家都會直接選擇刷磁條。”邱先生表示,“芯片+磁條”卡只是銀行卡在升級換代過渡期使用的卡片,因為當前使用磁條卡刷卡的消費者仍居多,這種情況將隨著以後芯片卡的慢慢普及而改變。屆時,銀行將會關閉磁條功能,全面開啟安全性較高的芯片卡功能。